《不过如此》读后感(一)

  崔永元的《不过如此》我一口气看完了。早听说这本书看起来不累,无须太多的思考,果然如此。

  最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崔永元的《不过如此》非常热销,有的书店进了几批货都销售一空,我有点半信半疑,跑到书店一看,书架上的《不过如此》历历在目,购买的人几乎很少。原来,媒体的炒作也"不过如此"。

  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是想,一向“实话实说”"的崔永元看到这样的消息会有什么想法呢,我想他也会偷偷跑到书店去看的,但是他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这样的消息有利于他卖书啊,就象他书中提到的一些小事,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还在意能赚多少钱,不然,他不会从广播事业转行到电视事业,不会从电台跳到央视。毕竟他也是人,是人就不能免俗。

  说实话,我很喜欢崔永元,他的《实话实说》我很爱看。作为一个主持人,他有种独特的个人魅力,这使他所主持的节目也熠熠生辉,我觉得如果《实话实说》不是崔永元主持的,那么收视率会急转直下,一日千里。现在全国有100多个类似的谈话节目,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看央视的《实话实说》呢,抛开**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水准不说,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冲着崔永元来的。喜欢看他在屏幕上不紧不慢的调侃,喜欢他的坏笑。

  前不久,我到医院去看病,等候就诊的时候,跟一位大姨闲聊了几句,她就很喜欢崔永元,我说崔永元挺能白话的。大姨笑着说“他不仅能白话,而且他很会白话”。东北话里“白话”二字基本上是褒义的。如果崔永元听了我们的对话一定高兴。

  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吧。其实我能一口气看完这本书,除了因为书很薄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幽默流畅的语言。从头看到尾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有时候觉得崔永元像个大男孩,比如他写梦里梦见推车的场面,梦中的他一只手叉腰,一只手在空中向下一挥,命令众人:给我打,狠狠的打!38岁的男人也会做这样的梦,实在是很有趣的。电视上的崔永元,给大家的印象是:一脸坏笑,说话的时候嘴唇基本不动,冷不丁的冒出一句逗得大家发笑,有时候他还专门设计个小圈套什么的,让嘉宾往里面钻。崔永元的风格是独特的,他能够利用幽默的元素让谈话节目变得轻松愉快,让人们在笑声中反思一些事情。看了他的书,才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崔永元从节目策划做起,一直到作主持人,他所信奉的一个标准就是:人文关怀。所以每期《实话实说》都很精彩,都会让人感到这个选题真的不错,很有人情味儿。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感受坚强",一个生命 垂危的癌症患者,一个跟病魔作斗争的乐观坚强的小女孩,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面对死亡都可以这样坚强,生命中还有什么不可以承受之重呢?我想这期节目会激发很多人,使他们重新振作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人文关怀,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关怀了。

  《实话实说》真是个好名字。“实话”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一提到实话二字难免会联系到**,中国面临的好多社会问题,需要用实话来实说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扯到**。鉴于中国的国情,《实话实说》是不能涉及这些**敏感话题的,所以这是一种无奈。有了这个无奈,也使得《实话实说》仅能局限于"人文关怀"上,国计不谈,只谈民生。这多少是个缺憾。有些选题也不是尽如人意的,比如"我们都是左撇子"这样的话题,无关痛痒,实在是味同嚼蜡。好在中国的社会错综复杂,人文的话题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话实说》还大有文章可作,崔永元也不必担心下岗了。

  作为读者,我是很喜欢这本书的。毕竟崔永元带给我们笑声,又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朋友,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普通人觉得,名人也和我们一样,也有跟我们类似的爱好,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他们只是在做很特殊的工作而已,这一点是跟我们不同的。

  喜欢崔永元的低调,他在书中敢于剖析自己,这是难能可贵的。他把观众对他的批评都写上了,对自己的缺点一点儿没客气,并且对观众深深的道歉;书名也用了一个很低调的词儿"不过如此",这说明崔永元是真正的平**持人,没有名人的架子。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最后想说的是,崔永元,走好!


《不过如此》读后感(二)

  《不过如此》,崔永元着,华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不过如此》,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一如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的风格,“不过如此”似乎透着一份轻狂,更有一份洒脱。而我读完书倒觉得这四个字中透着一丝过来人的自嘲,同时有一种不卑不亢的劲道在里面:一方面别自视太高,一山还有一山高,为人要低调,另一方面也无需自视太低,卑微屈膝,总是仰视别人。

  生活像流水,逝者如斯,一去不复返,但时间沙漏会为我们留下一些礼物,作为珍珠串联在记忆项链中。看到书中第四章“在路上”回忆大学时光时,回想自己大学时也是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忧,亲切之余竟有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在感叹岁月匆匆而过之余,幸运这些记忆始终活跃在我的旧事电影里。大学卧谈是每一位大学生最为享受的生活甜品,而正如文中所说的,卧谈也要体现专业特色,尤其是中文系学生,对肚里的墨水含量要求较高。而与作者类似的是,每当舍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畅谈时,没任何储备的我刚开始时总有一些惶恐,毕竟还有点自知之明,插不上话时只能课后做功课,去图书馆狂啃一番,为自己增加一些说话的底气。同时,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要求消化吸收,进而体现在行为举止上:一方面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见解,一味的盲从只会让人觉得无味与无知。而与书中相同的,当时在班级里另类的学生很吃香,同学们都觉得他们有个性,有“品位”。依稀记得大学时一位清瘦的男生,头发披肩,大冬天的一身黑,脖子上扎一条红围巾,张口必言后现代主义,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但大家私下里都称他有文艺青年的气质。另一方面就是你的作品,要能够常见诸报端,这也是评判才子的真实标准,否则空有一身外表只是徒有虚名,你还得有点真才实学才会让人心服口服。大学时对那些能将自己作品转化为铅字而在院系里“家喻户晓”的同学总是一脸的欣羡。以至于多年以后,依稀记得大四那年某个周日的午后,在宿舍阁楼的**文学社社长创作专用地,听着社长天南地北的讲着海子,即使本人实在对诗不感兴趣,即使阁楼里臭袜子味依旧没有被社长浓浓的诗人气息覆盖,即使社长脸上的青春痘和他的创作热情一样高涨,我还是觉得那个午后特别的美好,社长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欧巴”。

  ……

  类似的章节还有很多,书中,崔永元把故事放到人与人交流的生活轨迹中来叙写,从老师、朋友、领导、策划、节目嘉宾等人中选取印象深刻的故事,像电影放映一般铺展为生活的横截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这些文字时,特别是看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总会有心领神会的一笑,勾起心灵深处最温柔的那抹回忆,我想这也许是书的成功,至少他把读者感染了,而在感染的同时又能生出感悟。

  除了喜欢书中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外,还喜欢他的风格——不做作。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最受不了虚伪矫情,喜欢豪率坦诚。而崔永元能够坦然面对读者,同时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实属不易。如书中第八章写“领导”的部分。写报社成员在新社长的上任时分成两拨是一种领导艺术,大家一条心容易一致对上,分拨互相掐,领导就坐稳了。联系到我们今天的官场,不乏拉帮结派,可是现实又有几人敢将它晒在阳光下。另一处写到他同学从他的下属变为他的上级时,那种不言而喻的微妙变化。“每当我视他为领导时,就自然而然保持了一个距离,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每当我意识到他是我的同学时,总能观察到细处,甚至油然生出感动”。人在成熟长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由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他们或许再也不是印象中的那些同学,但那份同学情谊却是什么也偷不走的。写到此处,又想起“朋友”章节对朋友的描述“朋友,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领导”章节的最后一句话也颇耐人寻味:“本来是想写差领导的,提起笔来又写起领导的好。现在明白了,领导的毛病是咱们群众给惯出来的”。初看这句话只是匆匆笑过,但转念一想,又能回味出很多东西。

  正是它的五味杂陈,才有了供读者品尝的滋味,也正是由于它的复杂多面,才反映了生活的立体全面。书中第十章“活着”写到对残疾人的尊重。崔永元由于一次无意的玩笑极大伤害了有点磕巴的祝先生的自尊心,而电视节目的播放让祝先生平日里极力掩饰的小毛病变得家喻户晓,逢人就被问,祝先生生气之极,写了文章《崔永元,别把刻薄当幽默》在网上、报上发表以示不公。书里并没有回避嘉宾或观众对他的批评,而是将这些言语一字不漏地收入书中,坦然面对,真诚赔礼。此外,文中还经常用调侃的语气写作者因形象欠佳作为电视主持人而遭遇的尴尬,用幽默口吻讲述生活工作的不易,这或许就是崔永元身上那我们所缺少和急需的勇气和智慧吧。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