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读后感1000字(一)

  以前,辛亥革命这个名词总是在历史书中看到或是在新闻中听到。至于对它的了解也只是从历史老师的口中得知而已。辛亥革命这个名词在我脑中很平面,没有立体、鲜活的感觉。但是《辛亥革命》这部影片不似其他任何一部主旋律电影,它兼顾艺术欣赏性和历史的客观性鲜活的展现了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中有一句***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回顾历史,1911年前后,那时的清****无能,**摇摇欲坠,**深受**。革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更好的生活;对于***等一批革命家来说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为天下人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黄花岗烈士序》中写道:“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而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林觉民、方声洞、喻培伦等七十二烈士为了革命一个一个倒下,我不禁想问:为什么要革命呢?牺牲了那么多性命的革命是不是太激进了?看了《辛亥革命》才对革命者的选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其实,***等一批革命家也不想这样。只是1911年清**的改革方案太令人失望了,说是要让大清帝国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朝廷在组织内阁的时候过半数都是皇族和满人。让人看不到一点儿清**推行**的诚意。所以***等人要革命。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命运,才能为天下人谋取永久的幸福。

  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使得他复辟帝制,窃取革命果实。但我在《辛亥革命》中找到了答案。因为***希望中华**这个共和体制的政体可以完整,所以他承诺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令清帝退位的人。虽然说***不该让位于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的军阀,但看了《辛亥革命》之后,我理解了***此举的无奈。但***这样做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和**悲惨的生活境遇,但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发生的两次帝制复辟都没能成功。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揭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


辛亥革命读后感1000字(二)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的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倡导和谐的时代里,尽管我们做不到这些崇高的事业,但我们可以保留一些道德地线,去做没有伤害的事情。新闻中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消息使我开始反思,难道是时代的进步导致了有些人道德的缺失吗?还是**制度的**,导致了人们过多的自由呢?我想说的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在辛亥革命**帝制的时候,我们的确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我们要对这个自由拿捏有度。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孩子,不再喜欢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不再关注一些时事,他们会看电视,但不看新闻,他们会上网,但只沉迷于游戏与聊天中,偶尔跳出的新闻会使他们不耐烦。从而,辛亥革命也只成为了一个再历史书中出现过的名词。渐渐地,辛亥革命,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当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它的一百周年时,大幅的报道,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说出有关辛亥革命的具体事件。说实在的,我也是这众人中的一份子,实在有些惭愧。只是在接到这个课题的时候,做了大量的阅读,我才开始有所了解。我觉得是时候做些事情让人们铭记这个历史了。

  即便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他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毫无疑问,它**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年轻人去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多的举办一些关于历史的征文赛,让更多的人通过写文章,查资料,去走近一段历史,诉说自己的认知。也可以组织播放一些相关影片或者上演一出出动人的舞台剧来加深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每个社区也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图片展,潜移默化的感染群众。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100年前,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立足今天,却有这么多的人因一时想不开,轻易地抛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更有甚者,因学费问题,用水果刀将自己的母亲刺成重伤。如果他们有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些人的满腔热情以及那股坚韧劲,他们还会做出这些傻事吗?

  历史,伴随时间过去,成为一段永远不可重现的过去,但它对今日的意义却在举手投足间显露,我们有必要去唤醒这段历史,重拾我们的过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过去,千万不要让过去真正成为过去。


辛亥革命读后感1000字(三)

  如今,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个人,弃医救国,“起共和而终帝制”,乃扬起彻底反封建旗帜的第一人。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群人,愿离家弃子,舍生忘死,只为共击帝制自为者。我们依然铭记,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次革命,浩浩荡荡,给一个曾经颓废不堪的国家带来了民族**之思潮,使之发生伟大的历史巨变。这就是,辛亥革命。

  立足当下,回顾过去。我们问自己:“革命所为何事?”时下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或许能给出较有说服力的回答。确实,如今的中国,更加强盛、更加**、国家更加开放、科技更加进步、民生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这就是革命所为之事。

  然而,在百年之前,也曾有一人做出了同样的回答,他就是中国近代**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先生。孙先生是中华**和中国***的创始人,三**义的倡导者。他领导同盟会,带领无数革命人为救国存亡、振兴中华而顽强奋斗。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并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1]。在影片《辛亥革命》中,当袁世凯在家宴中向唐绍仪问起与之谈判的孙文是个怎样的人时,唐绍仪给出了许多人对于孙先生的评价。章士钊说他:“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日本人宫崎滔天把他尊奉为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有人说他目不识丁,是绿林豪杰、是**的土匪,有人说他是一介书生,手举手术刀的**郎中。然而这么多人如此义无反顾地追随孙先生让袁世凯不解其中缘由。而唐绍仪的回答是:“孙文是一个无私的人。”正因为“无私”,让许多人愿意跟随他。当孙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影片中响起了这样一句话: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文将与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这更加验证了唐绍仪说的那句话。孙先生的无私、孙先生的坚定的革命理想,让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努力渴望透过一部部影片,透过《辛亥革命》,来还原百年之前的这段伟大的历史。这不仅是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国曾经遭受的列强的欺辱与清**的腐朽,更是让我们这代人和之后的数代人从这场**主义革命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作为一名身处幸福和谐社会的大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无比自豪,心中的感激与敬畏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我不由地想到了影片中年仅24岁便从容就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他参加革命的时候与我年龄相仿,有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与活力。不仅如此,他才华横溢,曾东渡日本留学,是一个有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现代知识分子。然而,他放弃了一切,参加同盟会,只为“革命”二字。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敢死队在广州举行起义,林觉民因伤被俘,审问官念其年轻有为,愿法外开恩,但林觉民毅然拒绝,可见,其革命之心的坚定,精神力量的强大。“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读着这《与妻书》中的字字句句,(www.lz13.cn)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林觉民之所以革命,就像他说的,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

  现在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与炮火的侵袭,生活在一个宁静温暖的社会,但是,无数的先烈不懈拼搏的精神不会被抹去,革命者自由、**、共和的思想不会被抹去。我们大学生,应将其传承和发扬。当今社会,在面对日益增强的就业压力的时候,我们不应倒下;在未来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不应迷茫;在争取民族**与国家领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