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读高三读后感(一)

  暑假,老师介绍我们去读一本好书,我选定了这本和我年龄相仿、正在读高中的康安琦的《我在美国读高三》。我想,该会是什么内容呢肯定会有恋爱章节吧应该还有“洗盘子”之类的艰辛与奋斗般的励志吧抑或是又一次遭受歧视还是我猜测着,在猜测中我读完了这本书。在一个桂香飘游,圆月高挂的夜晚,我轻轻的合上了这本书,静静的用心慢慢品味着。

  全书篇幅较短,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似如我们写的周记或日记,没有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没有缠绵悱恻,轰轰烈烈,更没有帮派**、侮辱污蔑;但它不琐碎,能让人一读到底。“简洁而不失文意,说小事而露真情,言学习而知不足”,就是本书的特点。全书分为四大部分:我在美国有个家、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彼岸的阳光下成长,且待重逢。主要讲述了“我”作为交换学生去美国读高三到毕业后回国这段时间内,“我”所遇到的如家般的厚待,所经历的读书生活和家庭生活等日常小事,从中流露出的是浓浓的爱和感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真实与快乐。也让我们更加了解美国,并且更加爱中国。“我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几张证明而已,但却能得到美国接待家人一样的接待。凯西、汤姆、萨米热情的欢迎,并且在各方面帮助我。带我认识美国朋友,帮我介绍美国的学校体制,帮我介绍老师,教我做点心,饶有兴趣的听我讲中国的事”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亲切、真诚。一个离开家人、离开家乡、离开祖国的十六七岁的女孩,她难道不孤独吗不想家吗想,肯定想,肝肠寸断。可是这美国的“家”淡化了她的思念,抚慰了她那“抽到断情情更浓”的心灵。有人说“这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但我更相信这是国人赢得尊严、赢得平等的最好诠释。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难道没有留学生吗可为什么在他们的文字里就读不到洋溢着这么和谐、快乐的文字呢《围城》中的“海归”的沉闷、郁达夫那“沉沦”、郁达夫的“压抑”为什么俯拾皆是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针对30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用他那犀利的笔讽刺着当时的国人不知恬耻的一路**“送去主义”、葬国“拿来主义”、被“抛来主义”。读着先生那铿锵的文字,我们总是愤怒,久久不能释怀。先生是带着滴血的心写就的,所以在滴血之余,先生清醒的倡导有志的国人,“‘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今天,我想,先生如果地下有知,看到我们的国人与外邦之间的交流,脸上一定会露出“放心”的神情,中国人终于有了平等的力量。

  身边总有些人迷外国,津津乐道外国,却没有真正了解中国自己。一开口总是“人家美国的教育制度不像中国,高分低能,一群废物、书呆子”。我真想用先生的“匕首”刺那群崇洋**的疯子。诚然,他国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汲取的地方,我们要“拿来”,可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从康安琪的叙述中,我清楚的看到了很多外国人不如国人的地方。“我是天才吗”章节就明显的显示了我们的能力。她用问号作尾表现的是作者的谦虚及对疯子的棒喝。“张衡、陈景润、钱学森、袁隆平”难道不是中国的天才吗不,是世界的!神州一号,二号七号这些曾经的“天方夜谭”难道不是中国人智慧吗本书这样的章节还有很多,作者只是客观叙述。我想那些秉承“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国人是不是该脸红呢是不是该清醒一下,国家的富强不是靠我们用几句鹦鹉学舌般的“见地”就能振兴,就会强大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自己!

  当然,那些盲目排外的国人也应该换种眼光来欣赏外邦了。在国外,不是只有压抑、沉沦、苦闷,我们也可以赢得真诚的友谊。因为我们与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可以产生“共鸣”了。

  想着想着,我把头埋进书本,为以后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做好准备。去汲取“天才”们的智慧,为下一个“天才”的诞生汲取垫脚的养料。


我在美国读高三读后感(二)

  看一本书,能有这么深的感触,实在是不太容易的事。习惯了每位作者的喧哗和铺张,也逐渐在冷观里漠然于新的探索。可是在我看来,我想只要深有感触就算是好书。这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无可挑剔

  作者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等等。文中附有大量作者本人拍摄的图片,非常生动而有特色,同时折射出了作者快乐的充满美国韵味的留学生活。在学期内,寄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家,老师及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在这种24小时学习环境下,让老师及教职员能掌握每个学生在教室、在赛场,或宿舍的情况。允许教职员和学生分享课堂内外的生活。寄宿学校的毕业生多认为寄宿学校检验数独一无二、难以忘怀的,学生在这个校园区内生活、互相学习、彼此包容,并为之贡献每个人的能力。

  西方教育理念认为,孩子通过平衡的工作和系统的生活,从中得到的学习经验会建立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格。其本质是**利的,是追求人的潜能在更高层次上的自由发展。教育只有灌输非功利性的创造精神,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而艺术是独特的、美丽的、富有创造性的,能以准确、生动、鲜明和优美的形象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境界。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心里多的是爱与美。所以他们学习的并不仅仅是艺术理论、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作品带给他们的延伸了的想象空间和启发。这种熏陶,暂时是看不到效力的,但影响深远,潜移默化,渐渐表现在他们的学习中和思想上。美国整体基础教育思路重视公民素质,追求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发展人的想象力、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手段是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以丰富思想、锻炼思维、发展表达能力,培养是以整个人为核心的。当一个人作为个体,他的整体层次提高了,就可以做好很多事情。 但更让我惊奇的是,有些美国中学生连拼写都搞不清楚,而且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批,所以,任何事情都具有俩面性。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国内读三年高中,往往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被动地学习一些自己没有兴趣的科目,高分低能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高三,基本就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出国读高中,可以避开高考的压力,用宝贵的时间学习更实用的知识、语言,了解社会、文化。

  相比而言,国外的中学教育更强调联系实际,也鼓励动手实践。如果在我们良好的基础教育上,再去国外的中学学习,无疑是种很好的互补。除了学术课,学校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内容涉及体育、艺术、文化、科技等方面,可以培养和开发多种兴趣。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从这本书中读来的,尽管它是一本薄薄的书,但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了解,而是让我懂得了如何对待生活,面对自己自己很陌生的地方,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一切的困难。


我在美国读高三读后感(三)

  两年前,当我拎着两个旅行箱踏上美国的土地时,我还是一时回不过神来。听着洛杉矶场里的英文广播,我终于开始确信,自己将要实现那一直埋藏在心底的飞向彼岸、闯荡一番的梦想。 ——摘自《自序》

  一

  聊着qq,浏览着网页,我总是窝在电脑前赖上一个下午。

  总是看到太多的智人,他们汲取知识而不倦,且幸能享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把它们形成文字,排版发行。总有一些学生捧着它们如获珍宝,羡慕至极。呵!多神奇啊!呵!好厉害啊!

  我向来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似乎另一个世界对于我来说遥不可及,不去想不去看,倒也乐得自在。可是,当我点开了一个文学网页,看到了《我在美国读高三》,我才终于发现,美国,离你我不远。

  二

  美国虽然陌生,并未让这个十几岁的**失望。她只身来到这个遥远的国度,带着中国文化和飞翔的梦想。不会有人知道形单影只的滋味,就像不会有人知道登上舞台的不安感受。聚光灯会不会太强观众反响会不会热烈,话筒音效怎么样对她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以至于面临起来就会紧张而兴奋。

  凯西妈妈,汤姆爸爸,萨米妹妹,苏珊姨妈,吉瑞姥爷,珀兰女士,伊顿女士,恩斯沃先生,杰西、泰勒、克里斯……他们给予的一次次拥抱,一声声关怀,促使她在彼岸的阳光下长大,无论是考德角的假日旅行,还是感恩 节大餐,抑或是病毒布偶制作,她受到了另一种文化的薰陶。感恩 节前的演讲,则是她对祖国文化的推荐、展示,她引以为傲。

  美国之行要结束了。

  最后的一次毕业舞会,她穿着淡粉色的礼服赴会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