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太史公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自序,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大概由一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叙述了司马氏一族的渊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经历及写《史记》的目的和艰难过程,三是对《史记》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结构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读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触是感受到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不容易:

  首先,《史记》内容繁杂,规模宏大,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宏伟作品,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也是不行的,从这点上看,司马迁一定是个文笔较好、熟读历史、有足够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已经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学着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算是司马迁这类史学家的共同点了。

  其次,司马迁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难和失落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都知道在李陵被俘之后,司马迁因为其求情而受宫刑,一种对身体和心灵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罚,我想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也不会忍受这种痛苦的,对于身处逆境者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但是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身处逆境却忍辱负重,在宫刑之后毅然完成这部伟大的着作。从这点来看,司马迁是个孝顺、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克服困难,具有百折不挠品质的精神大师。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对历史有所作为的太监,比如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他改进造纸术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推进社会,而是争权夺利,进行**斗争。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很明确,就为完成对父亲临终前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再次,从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记》记述人物之广泛。在本纪中,既有成功者的事例也有败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项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国君,但是司马迁把他列为本纪,有褒有贬,也是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怜惜,但是他毕竟是当朝建立者刘邦的死敌,所以批评大于了赞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农民起义的领袖,如陈涉,也有外戚世家,列传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广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长医术的扁鹊,有酷吏,有刺客,有馋臣……说明司马迁观察细致,留心百态。(www.lz13.cn)

  另外,司马迁作为人臣者,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是作为汉代史官,明显对当朝历史刻画更加详细,如十二本纪中,五帝至秦朝,都是以一个朝代作为一个本纪,而从汉高祖开始,则是每个帝王一个本纪,有古略今祥的嫌疑,不太像在写史。二是在人治社会里,作为统治者的代言人,司马迁明显有维护正统统治的痕迹,比如上段提到的项羽,又如汉初三杰,韩信因为有谋反迹象而只能被列为列传,逊于张良和萧何的世家,虽然韩信后被贬为淮阴侯,但是同样为绛侯的周勃就被列在了世家,是因为有后来的周勃安刘。吴王刘濞因为发起七国之乱也被列在了列传,同时梁孝王虽然恃宠生娇,但是因为他在七国之乱中坚持抵抗叛乱者,于是他就很明显的依然在世家里。另外吕后称制的八年,虽然重吕轻刘,但实际是稳定了汉初的统治秩序,继续高祖的无为政策,为后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应该来说在《吕后本纪》里 ,是应该功大于过的,而司马迁仅以“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来评价,显然有失公允。这些都可以看出,作为史官,司马迁还没有完全抛开宗族和阶级的局限来公平公正的记史。

  总体来说,看完该文,对司马迁是满心敬佩的,小小的缺憾也只能算是时代的产物。此上仅为读后的个人观点,毫无参照,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