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今晚跑步的时候没听音乐,想思考一下写什么,结果不行,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脑袋里偶尔飘过只言片语,生活片段,有关的无关的,发生的没发生的,跑到最后一公里才能勉强想出一句完整的话。

  言归正传,这本书看的有些快了,前后也就一天半的时间,但是根本停不下来,手不释卷的感觉很久没有了。没有长篇大论,一两句话就一个段落;没有文绉绉的词句,很普通,看得懂,所以看得顺,但是有情感。看的时候,会笑,会哭,会思考,会无奈,会震撼,会感慨,会有很多情绪,有很多思绪。

  很巧,看这书的前几天刚和LV聊过,他吐槽这大半年来做媒体人的种种不易,最近好几个媒体人**……天天加班……工作量大……黑幕……麻木……他的话让我对媒体这个行业有了一点不一样的了解。所以看这书的前两章,想的都是做媒体的不易。其实在书中柴静几乎没有写工作有多辛苦,只言片语就过去了,不细读或不是个中人很容易忽略背后的艰辛。

  其实之前印象里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可能看过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柴静,这本书最火的那阵想“央视有这么个人吗?好像有”.因为没印象,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是新鲜的,写的内容大都是她和团队调查过的各类新闻事件,阅读的过程你会忍不住一直往下看,就好像看一个新闻报道一样,你想知道接下来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当事人怎么想的,哦,原来后来这样那样了,然后你会有些好奇,有一些疑问,有一些思考。

  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感受,反正写给自己看的,就啰嗦一点吧。

  第一章。万事开头难,当媒体人更难,很多人盯着看。

  第二章。其实对**不是有很深的印象,那会初一,就记得超市里的醋被抢光了。(www.lz13.cn)老妈那年六月刚好受到集团总部邀请,去北京玩几天,妈说街上都空空荡荡的,去故宫和长城都没人,玩的特爽,想想挺后怕的。看了这章才知道原来当时深入一线的记者就是柴静,原来当时的病情那么严重,要是在我现在的单位工作,是不是每天都心惊胆战的,不容易,真不容易,说出生入死都不为过。

  第三章。想起了CM,对心理的各种分析,但他们只是一群在追寻事实**的记者,他们挖掘出了一部分**,但是有些事人艰不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不说,很容易憋出内伤,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去发泄、去表达。天真的誓言既感人又悲哀。我觉得人的内心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但不是不可理解的。柴静在书里好几处都提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我觉得这些事,对她的影响都挺大的。三岁看老,自有其道理。

  第四章。人都是会经历会成长的。

  第五章。我一直很希望终有一天这个社会不再把同性恋当做一个特殊群体,能够像世界上有白人黑人也有黄种人那样对待,这只关乎爱,与性别无关,it'sallaboutlove,notsex.现在这个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这一两年也很流行“基友”这个词(即使在这个话题上也是男性更受到关注),但大部分情况不过被人嬉笑而过,多少人认真思考过如果我身边的人,如果我是同性恋,我会怎么看待,我真的会接受吗?很多人谈起同性恋总是带着一种神秘、反感的语气,小心翼翼的,怕触碰到了什么。心里有一点小难过,但也有一点小希望。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