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答谢词(一)

  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我母亲于1992年4月13日5时30分不幸因病在家去世,享年58岁。在她老人家患病期间,许多亲朋好友、同事同仁前来看望。在她老人家去世以后,又前来吊唁,我们倍受感动,这份深情厚意,全家永远铭记在心。

  母亲一生贤惠善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善待亲戚邻里,与父亲一道,含辛茹苦把我们儿女抚养成人,照顾拉扯了众多孙儿孙女。现在我们兄妹都已经成家立业,自己的儿女也能够独立生活。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在我们有能力给母亲多一点晚年幸福的时候,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怎不令人悲痛不已。现在,敬爱的母亲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您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您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敬爱的母亲。母亲,您就放心地走吧。我们兄妹会秉承你的教导,在今后的生活中,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相互信任,彼此照顾。我们兄妹也会像您和爸爸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人。我们知道,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敬爱的母亲,您最疼爱的儿孙们都来送您了,您的亲戚邻里都来送您了。亲爱的母亲,您就安息吧,在天国的路上,请您一路走好!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我母亲生病期间的看望和关照,感谢大家参加母亲的吊唁。


  吊唁答谢词(二)

  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站在这里以这种方式给大家讲话是第一次,我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过去我和广大村民乡邻说过无数话语。我想,此时此刻,只有两个字能代表我的心情,一个是“感谢”,两个是“感谢”,三个还是“感谢”。

  一是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并且含辛茹苦地把我养育成人。

  二是感谢陕西-渭南-合阳-同家庄-张庄这片热土和广大的父老乡亲对我多年来的关心、关怀、爱护、帮助和支持,因为你们,才能使我有了今天的点滴进步和成绩。我是故乡的一个风筝,即使飞得再高,走得再远,张庄永远是我的牵线人,我的那篇散文《张庄,我永远的故乡》就是我的心声,也代表了我的心情。

  三是感谢各位领导和亲朋对我父亲病情的关心关注以及病逝后的吊唁抚慰。在我父亲患病的两年时间里,(www.lz13.cn)大家纷纷前去医院探望、询诊和安慰,父亲病逝后又前来吊唁和宽慰,并且打来电话,发来唁电,送来花圈、挽联和挽幛等,以不同的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在县党代会召开期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利用会议间隙先后到家吊唁我的父亲,安慰我的母亲使我感到十分惭愧。

  因为我对家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自我感觉形同草芥非常渺小,只不过是广大村民中的一员。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县委书记樊存弟,县长陈振江等领导在百忙之中,利用会议闲暇亲临我家吊唁亡者,安慰生者,感谢县政协主席王忠新对我父亲客观公正、盖棺论定的评价。

  四是感谢为我父亲丧事废寝忘食、跑前忙后的各位执事,只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才使我父亲的后事办理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五是感谢父亲的生前友好以及今天前来参加我父亲葬礼的所有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邻和亲朋好友。

  在此,请准许我虔诚地向你们鞠躬,并道一声:“感谢大家,谢谢你们”。

  谢谢!


  吊唁答谢词(三)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

  在这里,我谨代表家慈老人和妻儿,向参加追悼会和吊唁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国庆长假之中,放弃休闲,走过山路,踏着泥泞来到老家,和我们一起,向家父作最后的告别。

  家父于2011年9月21日仙逝,享年78岁。老人家在长达两年的病痛折磨后离我们而去,此时此刻心中的悲痛无法言表。家父是一个善良而诚实、勤劳节俭的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他同时也是一个称职的基层干部。他当过兵,修过南海大堰,建过麻田坝水泥厂,当过人武部长,修过白土公路,当过民政干部。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幽默诙谐,乐于助人。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家父的不幸仙逝,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哀伤痛的气氛之中,教子齐家语不闻,寸草何曾报父恩?望断云路亲何在?空余血泪洒灵柩。青山犹在,秋雨绵绵,纸鸢断线,迫落河岸,白云深处,白鹤杳然。怒问苍天,何夺家严,伏地泣血,哀声连连!

  家父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和追忆他老人家,以此来表达我们极度的哀痛和绵绵的思念。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亲友族戚!感谢你们对家父的哀悼!感谢你们对我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谢谢!(鞠躬)

  家父没有留下一句话匆匆离我们而去。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悲痛无法言表,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的父亲是一个善良而诚实、勤劳而勤俭的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虽然是一个农民,富有现代晋商的创造和开拓精神,他的躯体虽然去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