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景点作文(一)

  世闻名的山海关,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

  山海关历史悠久,是古代军事要塞,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了。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区,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邵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一一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一燕塞湖,美不胜收。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六大风景区,早已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年接待中外游客300多万人次,是中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家乡景点作文(二)

  江郎山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江山市境内,距江山市区25公里,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以雄伟奇特著称。

  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江郎山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以及古道雄关仙霞岭,历史名镇廿八都,神秘莫测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150余处。 江郎山三石峰,拔地如笋,摩云插天,相传为江氏兄弟三人登巅化石而成。

  一线天被勘定为全国之最,郎峰天游被誉为浙江最佳景点。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踪遗墨,名胜古迹荟萃。有饮誉东南的江朗书院,有堪称八闽咽喉的仙霞关,有黄巢义军开辟的仙霞书院、仙霞古道 ,有保留完整的廿八都明清古建筑,有保持原始生产方式的宋代古瓷村。境内千年古刹,亭台楼阁、摩崖题刻、古塔碑林亦富有神韵。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家乡景点作文(三)

  龙津风雨桥全长252米,宽12.2米,人行道宽5.8米,由桥、廊、亭三部分组成。桥墩高15米,呈船形状,用规则四方的青石围砌而成。15孔水道,16座石墩,在滔滔舞河水中一字形排开,近看如16艘迎风破浪的竞舟,远看像喷津吐涎的龙齿。钢筋水泥桥面上,7座凉亭雄踞长廊之上。廊檐3层,亭檐5层,深蓝色的琉璃瓦,佐以白色的檐口,层层呈龙鳞。作者独具匠心,采用挂枋吊挂建筑方式,使亭、檐级级而上,势态如飞,极为壮观。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成百上千的脚柱、悬柱、枋、檩凳、栏杆、悬瓜,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均以榫相衔,不用一钉一铆。亭与亭之间的廊脊上,嵌着兽头和金黄色的“双龙抢宝”,一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400余年。(www.lz13.cn)

  据记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个叫宽云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桥资金15000两白银、粮食11万石,在此修建了风雨桥,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龙津风雨桥”。但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一场山洪,将龙津风雨桥毁于一旦。

  明宗祯六年(1633年),驻沅州的云南都司佥书阮呈麟带头捐款,重修龙津风雨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将龙津风雨桥化为灰烬。此后,复修、水毁、火烧、征战,一直是这座风雨桥的主旋律。

  抗战初期,政府当局将龙津风雨桥上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芷江机场是盟军的主要空军基地,而龙津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

  1998年春,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复修龙津风雨桥,当地群众筹资600多万元,整个施工工程于1999年初全面启动,当年11月建成。

  如今复修的芷江龙津风雨桥,是一座集贸易、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侗族风雨桥,它是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成为华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