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同志组成**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同志随同**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币,题写了"中国**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同志随同**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同志旧居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同志旧居。

  ***同志来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同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批准,***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全国土地会。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同志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5月,****和***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同志任**军委副主席兼总**部主任、****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工委的办公处。**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

  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同志长期使用过的文件箱,也是***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一件。《论共**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期间,***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子是**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中国*****总部"这九个字是***同志于1984年7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毛主席汇报,并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当败,***当败啊!

  ***同志旧居

  ***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这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边一间,是***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一间是***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和***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直属机关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一直到实现**主义。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0年16岁加入****青年团起,到1950年46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1949年3月23日,任弼时同志随同****和***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同志旧居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