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我感动的作文(一)

  六年级时我同桌,他长得虎头虎脑,是一个“大方的小气鬼”。

  与他同桌,真是我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明明是个男生,说话却像小女孩一样,真叫人毛骨悚然!一支钢笔,他用得生锈了都舍不得扔,小心的捧着说:“我才不扔,留着还能撑门面!”真纳闷,方校长的侄子穷到这步田地?他那笔袋也是,里面除了两支钢笔和一包修正贴就没有其他东西了。真可唯“家徒四壁”了。

  他的格言是“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也是我的!”跟他借东西,好像在跟他索命。一次,我的涂改液用完了,当时正考试,我连头都不敢转一下,只好硬着头皮对他说:“嗨,你的涂改带借我一下吧!”他不屑的说:“凭什么?这可是我的东西!”我知道没指望了,就低声骂道:“一个欧也妮·葛朗台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欧也妮·葛朗台站了起来!”他扬扬眉毛,好像在**。我现在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了。更可气的是,他竟然第二天就若无其事、嬉皮笑脸的来跟我借笔,真是厚脸皮!

  可是,从那件事以后,我对小石的看法就彻底改变了。

  上体育课,一位同学的手受伤了,同学们把他送到诊所里。医生说要交15元的包扎费,同学们都面露难色,身上的钱是饭钱呀!正当我们为难时,小石一声不响的掏出钱来交了,同学们都很感动,但不好意思说谢谢,因为平时大家都针对他的呀!等我们回过神来,他已经走了……

  回到学校我问他:“你不吃饭了?”他说:“不怕,我还有钱呢!”可是,整整一天,我没看见他吃一口饭!最后一节课,我听见他的肚子“咕咕”的叫。在我眼里,他的“小气”变成了节俭……

  时间一晃而过,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转眼就过了。毕业晚会上,大家纷纷发表个人感言,轮到小A时他学着小沈阳的腔调说:“只要大家不再叫我‘小气鬼’我就心满愿足了!”他幽默的话语没有把我们逗笑,反而钩下了我们的眼泪。这是一个怎样善良又怎样质朴的人呀!

  小石尽管我们现在不在一个班,但你的善良和节俭会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


  他让我感动的作文(二)

  正值盛夏时节,我正觉得无聊,大舅妈邀我去她家做客,于是,我决定去她家住上几天。

  清晨,爸爸把我送到车站,让我自己坐车去。此时的车站死一般的寂静,连鸟儿的鸣叫声都听得一清二楚,我贪婪地吸着早晨潮湿而又新鲜的空气,还时不时地张望着四周。不过一刻钟,随着几声呼啸,前方扬起一阵尘土,有车来了。我定睛一看,是到淡竹坞的,路过长塘,我马上上车。车厢里还算整洁,我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车时我最喜欢把窗打开,让凉爽的风惬意地吹着我,然后靠在椅子上,看驾驶员怎么开车。

  售票员向我走来了,我一手递给她身上所有的钱,一边说到长塘,我本以为还会多出几角钱,谁知竟然不够。天!钱怎么会不够呢?这情况可是我第一次遇到。涨价了!我该怎么办?当时的我面红耳赤,恨不得有一个缝可以让我钻进去。我用期待的目光扫视了车上所有的乘客。唉,下车吧。正当我准备起身的一瞬间,一位戴着眼镜的青年站了起来,替我付给售票员五角钱。我想对他说“谢谢”,但嗓子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其他原因,第一时间里没能及时向他表达我的感谢,一颗心像兔子乱跳个不停。我不敢回过头望他。就在他要下车的那一刻,我终于鼓足勇气向他说出了“谢谢”两字,不过这声音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望着青年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而内心仍充盈在一股暖意中。

  大舅舅在车站接我,他与我谈话,可我依然沉浸在刚才的温暖中,舅舅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我没告诉他车上的事,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以后要像那个青年一样乐于助人!因为他——这个陌生的青年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感动。


  他让我感动的作文(三)

  汶川地震,有些人坚强活下来了,让我感动;在前线救援的警察,更让我感动。

  对于幸存者来说,第一时间就是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可女警蒋敏,她怎么也她不通。13日,蒋敏的舅舅来电了,刚说几句,顿时泪如雨下。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她在北川的10个亲人已经确认全部死亡。摆在前面的路,是那么残酷。遭受重创的蒋敏,此时异乎寻常的选择了坚强。她和战友一起忙碌在救援的一线,维持震后秩序。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蒋敏说:“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她与女儿团聚只有一步之遥,准备5月10日接女儿来读书,因加班而失误了良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母女团聚的梦想破灭。(www.lz13.cn)蒋敏说:“我会坚强,家园失去了,但是我还在,大家还在。”

  在一线,像蒋敏一样的英雄数不胜数。我赞美他们:

  山川崩裂,风云变色,蜀地一片狼藉。人们还来不及绝望,残垣断壁间出现了熟悉的橄榄绿。他们由天而降,顺水而上,蜿蜒前行。额头刻着忠诚,眉梢带着坚毅。他们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他们皱着眉头,是心忧废墟下的生命;他们噙着泪水,是怕迷蒙中错失生机;他们扬起嘴角,是为获救儿童脆脆的童音:谢谢叔叔!我们以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