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四回读后感(一)

  《西游记》第四回,仍旧延续上文,讲述猴王入天宫受天箓之事。文中写到:猴王被封作“弼马温”,乃是一个不入流无品从的轻贱小官。猴王原本不知,后自同僚处得知其官之卑贱,羞怒之下,打回花果山。这就反映出一种人性,好听些的,叫不随遇而安,勇于逆流而上,不甘堕落,富有进取精神;若讲得放肆些,就是不知好歹,贪得无厌。想你猴子无父无母,虽是仙根孕育,有兰芝护佑,但无非就是猴中极品,能邀得天宠,恩受天箓,已是登天,如何能因官小不满而“**”,实属无理。但仔细想想,作者生活的那个特殊时代——**的明朝中后期,一个宦官骄横、官场污浊的黑暗年代,又觉得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倒是在借春秋之笔,叹某些人似。文章后又写猴王回洞之后受妖怂恿,自称“齐天大圣”,与天庭抗礼,又打败天将,令玉帝无奈,只得以“**”收买之事。这令我既而联想到了人生中的“蜜罐”。无疑,玉帝是想以“蜂蜜”(**)来引诱那头爱虚荣的“黑瞎子” ——猴王。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蜜罐”,它或许是亲人对你的过分呵护,也有可能是别人为你设下的“陷阱”。总之,无论其起因是善意或险恶,这种“蜜罐”都会阻碍你的成长进步。面对这种“蜜罐”,我们应以一种坚定信念向其说“不”。只有当你完完全全脱离了这种诱人“蜜罐”后,你才能如保尔所说一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西游记第四回读后感(二)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这一回,悟空真是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此以后,猴王在天宫里,就欢天喜地,不再有任何牵挂,尽情畅快地,享乐起来。这正是:

  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猴王是个有勇无谋的野猴子,打出天庭下界,被当成典型了;太白金星是个和稀泥的,出了个给官职不给实权的招,让猴子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最大,可见太白金星的心机不是野猴子能比的;天庭是看不起半路出家的妖怪的,所以派出去抓猴子的都是一般人选,不然的话直接让太上老君的金刚琢直接打一下,猴子早归西了。


西游记第四回读后感(三)

  如果说《西游记》第二回讲的是**祖师传授悟空非常之道的故事,那么第四回,就是悟空获得非常之名的故事。第二回和第四回对照着看,就会看到悟空的**是如何一步步被点燃的。

  话说悟空本是天地间一石头所生,在花果山水帘洞与他的猴子猴孙们过着“寒尽不知年”的生活。后来因怕死,到处求仙问道,拜到了**祖师门下。祖师一心想把一些非常之道传于有缘之人,偏巧此人就是悟空。学到了长生不老之术,悟空唯一的愿望已经实现,若不是**祖师泄露天机,告诉他五百年之后,一千年之后,一千五百年之后的事情,悟空根本不会想学七十二般变化。就是说,学习七十二般变化,这个**完全是被**祖师点燃的。(www.lz13.cn)

  悟空被**祖师赶出山门,断绝师徒关系之后,回到故地。彼时的悟空,只想与猴儿们开开心心的在自己的山头永远生活下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悟空去东海借宝,又在冥界生死薄上勾去了自己的名字。可以说,也不过如此罢了,他哪里想过要打上凌霄殿去?偏偏玉帝要收他,让懵懂的他知道了什么是官,懂得了官位还有大有小,从此对这个非常之名产生了兴趣,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如此看来,《道德经》不曾欺我,要无为才可无所不为,妄动的结果必然是凶。后来天庭的一场祸事,皆因这些妄动的神仙点燃了悟空无休止的**而造成。话说这些神仙都是道家的神仙啊,怎么连“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道理都不懂?面对悟空的**,他们不是对其进行“常道教育”,而是采取满足的方式,使其站在这个**之上,向下一个**发起进攻,难怪有网友说《西游记》是一部尊佛抑道的书,如此看来,莫非真有道理?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