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读后感(一)

  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教育书上的《生本教育》,也在网上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它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着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来的,书中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在书中,他为了强调生本的重要性,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没有教师,还是可能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自学’的。然而,反过来,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就要失业了,不成其为教师了。”就此观之,学生与教师的依存关系是不可逆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回想以前的教学,总是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可是我发现有很多时候,我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学生还太小,不敢放手,惟恐出现疏漏,惟恐对不住自己那份“教”的职责。每一堂课总要事无巨细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一遍强化巩固,而学生相应地也就只能一项一项地听,一字一字的记,一条一条地背。

  为了打破自己的这种常规教育,我根据生本教育上的案例和理论在自己的班上上了一堂前置性学习研究,生本教育说前置性学习研究不等于预习,只是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即将新学的内容进行感受与预学。所以我按照生本教育上的方法进行课时内容小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游玩中出现的信息。

  2、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尝试解答。

  3、说一说运算顺序。

  4、我的发现和我的疑问。

  面对这些新的知识时,学生对学习是非常热情的,看到学生大声的争辩时,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教学,其实不是学生不会说,只是我给的空间不够,更多的时候我还是秉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挥。

  所以在学完生本教育后,让我真正明白“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就要根据不同个体特性以及群体的共性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质,也促进学生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充分体现自我能力(张扬天性)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释放、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学会欢乐、学会尝试、学会成功


  生本教育读后感(二)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一、能让每个孩子都“玩”起来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二、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7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后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三、能让每个学生“说”出来

  生本教育理论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


  生本教育读后感(三)

  寒假学校推荐读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初识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心里浮现很多问号,什么是“生本教育”?难道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吗?如果是的话,那如何才能做到以生为本,在平时的课堂中又怎样去施行“生本教育”呢?带着种种的疑问,我翻开了此书,开始了我的阅读里程,都说看理念不如看实践,当我进入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世界中时,我原先的好多疑虑都在这儿找到了答案,也清楚了“生本教育”中什么才是教学的重点,什么才是学生最需要的。郭思乐以一个个成功的事例让我明白:在学校中,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观念,怎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并从中迸发出他们最大的学习热情。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出的,“在生本教育课堂中,短暂的教学现象不是教学结果,长远体现出来的实效才是真正的成就。我原本以为那种课堂吵闹不断,乱七八糟的不象是个学习的地方,在我固有的认识中认为安静的课堂才是真正学习的场所,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同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达到相同的学习要求,但哪一种是最有效的,最适合学生,或者说是所有学生都想要的呢?那当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最能发挥学生智慧的那一种了,那就是郭思乐教授所推崇的”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此书从好几个方面让我看到了”生本教育“的优越性,它从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班级管理,学习评研,(www.lz13.cn)班级活动等等各方面都给我们列举了强有力又吸引人的事例,让我们一再地感受到他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有趣,意义十足,也为那里的学生感到欣慰,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我以前一贯认为,作为教师,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育质量,还认为这就是在延续教育的优良传统,是积极、认真地服务与学生的充分体现。但没想到自己其实是犯了”汗水主义“思想,带着”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师苦做“思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更破坏了他们自由生长的规律,使得学生被传统束缚,无法自由施展。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既然”抛秧式“教育不仅能减少劳动量,还能给学生带来自由生长的快乐,且效益高,那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现在就是我们转变观念,实践”生本教育“的时候了,让我们逐步行动起来,看看”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不教而教“在我们的身边能产生多大的变化,学生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反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