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战争读后感(一)

  只要留意过黄金价格的博友,就知道最近几十年,我们手中的货币已经贬了多少倍,通货膨胀几乎马不停蹄,一路高歌,这几乎是到今世界的主旋律,而所谓的“通缩”,从来不过美丽的谎言。

  关于货币政策问题,现已满天神佛,莫衷一是;相关权威对于各界疑惑,大有不屑一顾态势。为了长点见识,更加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甚至自不量力地去正本清源,朋友圈专题选读和恶补经济学知识,现在将一孔之见奉送博友,不敢妄自尊大,只求相互切磋。

  《资本战争》写得好,内容开宗明义而言,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制造货币是国家基本功能,不断让货币膨胀是**的内在冲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财政赤字不可能消除;与此同时,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穷奢极欲,统治者超发钞票只会变本加厉,而不断增加税收,****,更是管理者的看家本事;因此,市场经济的外在表象,从来也只有通货膨胀;而所谓的通缩问题,只不过掩耳盗铃的美丽谎言。

  回顾中国历史,楚霸王项羽焚烧阿房宫时,大火足足烧了三月不熄灭,侧面可以想象皇宫是何等波澜壮阔?贪得无厌的大秦王朝焉能不灭?《过秦论》说得好: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我辈愚钝,浅读已经有所顿悟,过去被忽悠得太惨!歪嘴和尚在瞎念经,不能再让外来方丈霸占舆论主流,更加不能任由所谓的权威们独美!有鉴于此,权为抛砖引玉之石,希望博友们放弃幻想,都去解读一下经济学篇章,帮助大家增加修为。


  资本战争读后感(二)

  面对大海的惊涛骇浪,船员们总会把舵交给经验最丰富的老水手。在危机四伏的经济海洋里,亦是如此。而《资本战争》就是一位值得你依赖的“老水手”。

  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理财、如何投资的书,相反,它只是描述历史——金钱与投机的历史。这里描述的历史,与我们在学校教科书中所学习的历史角度是迥然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历史,似乎都是勇敢的统帅和高傲的君王们通过变革、战争来改变、影响世界,从而带来朝代更迭,在这里,历史似乎只是**家和军事家的舞台。

  但本书中,或是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至少西方是如此。在这里——历史的幕后操纵者,是拥有宠大资本的家族和公司;时而闪过的,是投机者飘忽的身影;而有时做傀儡的,却是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统帅与君王!

  这或许需要些佐证:古都拉·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控制了整个欧洲金融界,于是这位老妇人在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居住地很肯定地说:“不会发生战争的——因为我的儿子们不会为此出钱!”正如一位奥匈帝国统帅所说:“没钱就没有火药,自然也就没有战争”。严肃而残酷的战争,就这样操纵于资本家和投机者的手中。

  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离不开资本跳跃的节奏。在混**错的历史背后,出现的却是这些或贪婪或精明的头脑。在拥有君王强权,农耕文明的中国,或许没有投机的历史,但我们却有投机的现在。所以,《资本战争》在当代更具有意义。

  从《圣经》中犹太先知约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2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危机和繁荣的历史周而复始地扮演着同样的剧情。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展开历史的画卷,又有谁洞悉这虽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残暴性和破坏度却丝毫不逊于真实战争的资本战争!

  《资本战争》以宽阔的视野、恢弘的笔法、细致的描写和精辟的论断为你展现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预知未来。”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新经济框架内的投机活动竟同133年前那次宣告经济繁荣终结的股市崩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将会成为你在经济浪潮的沉浮间,永远明亮的灯塔。

  我们应永远记住书中对崩溃过程的规律总结:“先是希望到处蔓延,然后在人们的兴奋上升为一种亢奋状态的过程中,在贪欲的驱动下会不断抬高价格,这样当发生某个使投资者和投机者恢复理智的事件时,一切都会突然出现崩溃。随后当人们的恐惧有所减弱并且重新满怀信心展望未来时,一切又都会以价格的不断上涨而重新开始。”

  今天的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经济事件中,无论是企业主、自由职业者、普通职员,还是退休人员,至少我们的收入均需来源于经济社会。无论是想致富、还是已致富、或是对财富淡然处之,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经济浪潮的一份子。

  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本书是一份直观教材,至少对下一次的投机浪潮会有所启示,请相信,它必然会到来。”


  资本战争读后感(三)

  首先,股票交易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现在的股票交易制度是背离了其初衷还是更多的揭去了其遮掩的面纱?股市交易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零和博弈,不过是一部分人赚走了大多数人的钱,但是为什么还要允许其存在?曾经分析认为,股票上市交易,让公司的投资者有了一个很好的退出机制,既满足了股东撤离投资,又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不会因为股东的撤资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形。但是就通常情况来看,大多数人交易股票并不是基于对公司的认可而进行的投资,更多的是对一种投机行为。更多人的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根本就是基于投机,并且不对公司本身产生什么影响。当交易者太多而使真想纷繁复杂的时候,我试图将事情还原到本来的面貌去看。当市场只有极少数公司以及极少数投资者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总是会出现有人有钱但无处投资,有人有公司,却缺少资金来运作;有人想退出某公司的投资,有人却想参与某公司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平台来撮合这些需求。而一旦有了这种需求和信息不对称,于是中间环节便很容易出现了,他们很容易的掌握两头的信息,通过抬高、压低来赚取中间的收益。当投资者和被投资公司越来越多,这样的中间者也就越来越多,于是也就产生了对这种平台的需要,从而产生了交易机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股票交易从一开始就是带有投资和投机的两面性的,它一方面满足了创造价值的那一部分需求,另一方面又放大了人们不劳而获或者轻易获取的心理,满足了对投机的需求。但是市场的信息从来都是不对称的,所以掌握信息等资源的人总是轻而易举的赚走了大多数人的钱。

  其次,金融与信用的关系或者金融天生的无信用。看的更多的理论是“金融与信用密不可分”、“金融是基于信用的关系”、“金融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次贷危机’是金融业信用泛滥的报应”等说法。似乎信用是金融根基,是金融的灵魂,是金融存在的前提。但是在《资本战争》等书中描述的历史来看,金融从来都是无信用的。金融活动源远流长,但是让我们着眼于现代金融的核心—银行,并试图还原银行的起源。当金匠银行家不满足于周转手中实际拥有的黄金、金币和银行券获利时,便开始虚开银行券,用并不存在的金币放贷、获利。(www.lz13.cn)但是这种小市民的狡黠反倒是加速了其资本积累,更大速度的促进了银行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银行,似乎也并没有减少依靠这种手法获利的情形出现。推及到金融的其他领域,类似的事件似乎并不鲜见。我无意质疑金融与信用的关系,只是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信用关系,何其可笑!每一个交易关系都是基于信用产生,但是在所有数量累加起来的整个行业来看,却是一个整体的欺诈或者整体的大泡沫,这样也许就是每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也是金融危机无法避免的根本原因吧。

  再次,资本角逐和经济规律对历史演进变化的操纵。在《资本战争》中的描述看来,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最原始的金钱游戏开始到东印度公司的辉煌、从美国华尔街的崩盘再到日本的衰退、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对于股市的冲击,看起来那么愚蠢而荒诞的诸多事情,竟然在历史上那么频繁地发生着,而且群众基础几乎都是广泛到了全民参与的地步,尽管各国国情相差甚远、国民性格大相径庭,但是无论中外,没有人可以抵御泡沫一样美丽的谎言、也没有人可以摆脱资本的戏弄;尽管投资活动、资本活动的载体已经与时俱进地现代化了。但是无论古今,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盲从这些劣根性却仍踏步不前。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本家的身影,几乎每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背后,都有资本的角逐。

  第四,****对“第三世界”的侵略是否转而主要以金融的方式,并且更隐蔽。跟郎咸平的观点一致,或者受他及《货币战争》等的影响,始终认为,****是不会停止其侵略的脚步的,而其所有侵略的目的都是为了资本掠夺,那么在现在的情形下,金融侵略似乎是一种更加合理化的方式,而在历史上这类行为也并不缺乏例子。无论是德国的战后赔款,还是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而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虽然欧美等资本主义大国也受到的了危害,但我认为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危害更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