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来了读后感(一)

  年前,局党委推荐并发放的《城管来了》一书,这本书看过以后,让我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心里也有了些想倾诉的冲动。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在执法局工作了11个年头了,在这11个青春岁月里,见证了这个部门的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荣幸。看着我局从最初的城管监察大队到后来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再到现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从最初的20几人徒步执法,到现在装备齐全的超百人大局,这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应该说我们的执法工作还是比较和谐的,平日里我们的同志们兢兢业业、依法履责,维护着城市的市容市貌。若是遇到防汛防灾、应急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我们也是继武警之后,被优先列入出动执行任务的队伍。所以说在维护市容市貌的同时,我们也肩负着维护群众财产安全的责任。因此,我也对我的这份工作,充满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在日复一日平凡而简单的工作中,我们尽职尽责,怀揣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梦想

  但是梦想毕竟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从受社会尊崇的角度讲“城管其实也弱势”,甚至有过报道:孩子不敢说"爸爸是城管"。人们只道是“工商管富人、公安管坏人、城管管穷人”。殊不知,我们城管人也都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我们也同情弱者,也会考虑到群众的难处,但是,我们作为城市形象的守护者也有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的职责不允许我们牺牲城市的长远利益来换取某些群体的眼前利益。

  前几日看了一篇文章,上面有一个比喻非常生动。内容是这样的:城市政府、首脑要“面子”(形象),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要“里子”(肚皮),“里子”有时会影响“面子”,城管就是一排“扣子”(执法)。“面子”要好看,“里子”要实惠,“扣子”要遮丑,矛盾呀。如果是一件崭新的西装,不扣扣子也就罢了。关键,我们现在是一件破衣裳,里子还不能示人,那就只有扣紧扣子了。很有趣的一段话,却揭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城管执法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书中所说,城管这个队伍之所以成立,正是为了解决当初“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个破草帽”的社会实际而迫切需求的,建立一个队伍很容易,但是想要完善它却非常难,这与我们现在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城管执法没有统一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没有必要的制约手段,我们身份不明、工作不轻、地位不高、前途不亮、名誉不佳、保障不力、舆论不公……

  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众所周知的,也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城管,本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职业,就像军人要站岗、农民要种田、教师要教书、工人要生产一样,我们只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但“却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压力、更多的误解,而且出去说还没人信”,这让我们就像生长在夹缝中的小草一样。当然,体制的问题不是我们所能考虑的,也不是哪一个领导可以解决的。我们现在也只能从自身出发,寻求生存发展的途径,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来重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工作,让人们认可我们的这份职业,循序渐进的赢得理解和尊重。

  首先,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书上说“城管是个服务行业,就是服务城市里所有居住者的,不管是本地的、外地的,哪怕是您来旅游串亲戚,就待半天,我们也是为您服务的。”所以说,服务行业就要有服务行业的职业态度,我们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利益观的同时,还要牢记“为民执法”的工作理念,“服务意识必须到位,差一点儿都可能有大麻烦”,“你不把人民群众当回事,人民群众肯定不鸟你”,我们不指望把所有问题都能彻底消除,我们只能疏导、管理、服务,把大问题变成稍微小一点的问题,而且确保不出问题,这就算我们的工作很成功了。

  其次,我们要努力使自己爱上这份工作。声明一点,我这不是标榜什么爱岗敬业之类,这样说的话,也许很多人不愿意听。但我的确是在这儿陈述一个事实。城管,国家没有统一的体制,全省没有统一的主管,入了这一行,再没有机会跳槽的话,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城市的发展。都说快乐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与其让自己觉得工作是一种痛苦和负担,我们为什么不热情地去将这份工作做好呢。

  再次,我们要提高真诚沟通的能力。近期,媒体整天报道广州某兄弟又V5了一把,广州某兄弟又被海扁了一顿。通过这些事情,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所从事的的确是一项高危行业。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正面的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在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时候予以还击,甚至无法保障我们个人的人身安全,否则就是欺负“弱势群体”。就仅仅是因为我们穿着这身制服,因为我们的相对人多数是“社会底层人士”。可是有谁能够真正的理解我们,设身处地的从我们的角度考虑呢。所以我说“真诚沟通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城管人的必修之课”。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与执法相对人的沟通交流,认真剖析问题的根本所在,及时消除误解和矛盾,这样的话,会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当然,我们还要加强与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打造出团结和谐的执法团队,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与家人、亲友沟通,增强家庭和睦和亲人理解。

  上面说的是从个人方面的理解,下面提一些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宣传抓好了,能起到内鼓士气树形象、外赢民众聚力量的积极作用。首先是做好自身宣传,要把我们执法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四特精神向社会传播,以获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城管执法氛围,从而使广大市民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我们执法的正能量。新闻媒体是执法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应该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最大限度地用好传媒的积极作用。从正面多加宣传报道,不能听风就是雨,看着执法过程中的争执,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说“城管打人”,并对“城管打人”事件大肆宣传,详细报道、连续报道;而对“城管被打”事件以及其引发的后果,却是几笔带过甚至是没有下文。

  3、完善我们个人利益的保障机制。我国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城管人首先也是一名公民,不能仅仅是因为我们从事了这个行业,就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说,在被打后还无处伸冤。我们希望人们在盲目跟风的时候,也考虑一下我们城管人的心声以及我们家人的感受,能够以一个正常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在我们正确履职的时候,如果有人侵犯到我们的人身权和人格权,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并让侵害人受到应有处罚,从而引起世人的警醒。

  最后,还是假借书中的一段话吧,适当改编了一下“你能干城管,说明你很优秀。全区几十万人里,你是为数不多的城管人。既然当了,就别辱没了你的本事,好好干,好好活”!


  城管来了读后感(二)

  近期,我通读了一本书《城管来了》,看过之后深有感触,当然由于我本身也是一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也就是俗称的“城管”,所以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城市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些琐碎、繁杂的细小事务的重复,但要做好、做细,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无论做人、做事、做管理都应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想,从小事做起。在城市管理中,要加强内部人员素质教育,提高城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

  做为一名城管队员,对一些关于城管方面的消息比较敏感。现如今,由于治理占道经营,本身面对的是一些弱势群体,从而引出关于城管暴力执法的案例,因此社会上对城管有了很多不好的评价,忽视了城管工作为社会带来的诸多便利。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对城管被妖魔化的来龙去脉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观点对于《城管来了》同样适用,无论如何,看了这本书,我更准确理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城管这个行业,对城管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


  城管来了读后感(三)

  又一次在网上书店闲着没有事情做,就买下了一本书,就是因为名字的新颖我才留意到它的存在《城管来了》,这是一名大学生刚毕业,考上了公务员真的做了城管后自己所经历的的事情写成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把很多的生活现象都写在书本里面,短时让读者很有亲切感,也很真实,呵呵,本来就是用真人真事所写的。因为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城管这个职业。之前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给我三千城管,我来收复钓鱼岛”,虽然这个确实是一种讽刺的气话,但是侧面的凸现出来民众是多么的不喜欢城管这个职业,或许是市面上很多的反面教材确实是把城管这个职业的名字给抹上黑影,但是这个只是个别的而已,当从这本书里面就可以看到,也有光彩的一面,也有我们看不到的许多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曾经混迹遨游网络的80后青年,如果用网上的词语来形容的话就是“愤青”,警校毕业后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城管队员。从整天在网上骂人,到整天在岗位上被人骂,这种转变让他心态失衡,发蔫、暴躁,甚至还失去了女朋友。然而,他最终进入了角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城管队员。

  舆论压力带来的不只是事实,还有更多的欺骗。而在当下,改革开放后的言论自由充分体现在了互联网上,虽然这为中国人民增加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沟通的平台。但也有部分网民对于社会种种现象的歪曲事实编述以及只看到表面却看不到实质的不负责任评论为网络上造成舆论效应。他们更多地是不了解事实的真想,通过被人添油加醋好的描述,通过网络上别有用心的人的诉说,自己就加上一份讨伐的力量。以致现在城管在中国公民的心中被妖魔化,说到城管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欺压良民,不做实事。但是谁曾想一想,在中国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迈进中如果少了城管会是一副怎样不堪入目的场景。

  看到的表面是小事,但是事实却是被隐藏的。像作者书中所说,街边的小贩大多卖的食品都是不合格不卫生的,甚至是用什么原料来做都没有人知道。有些网友可能会怒斥一点店家挂羊头卖狗肉,会为不公平的消费者权益挣吵半天,但是对于小贩确实无比的关怀。我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都能看到一些小摊贩为了生活奔波于严寒酷暑之间,难免会起怜悯的心里,但是如果他们用的是老鼠肉代替鸡肉,用苏丹红代替辣椒酱,用亚硝酸盐来代替食盐,这个又有谁知道呢?他们的生活的确是不容易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他们所贩卖的食品卫生会在这种人们的怜悯下变得品安全可靠吗?答案是不会的。(www.lz13.cn)他们的贩卖声不嘈杂吗?他们的摊位不影响行人的正常出行吗?一部分人会说,这样他们方便了居民,而且小摊贩的生活不容易,不应该赶他们。一部分人又说了,他们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城管们怎么像吃干饭的一样,不来管管。城管就这样被逼到了众矢之的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一部分人会说,这样他们方便了居民,而且小摊贩的生活不容易,不应该赶他们。一部分人又说了,他们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城管们怎么像吃干饭的一样,不来管管。城管就这样被逼到了众矢之的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所以很多时候的话语权不是在城管那里,而是在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身上。

  我不否认有些城管的暴力执法确实是引起了公愤,但是我更想看到的是民众的理解。现在中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国际友人也络绎不绝的从各个地方来到中国旅游、工作、生活、安家。但城市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大家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祖国能像外面的国家一样干净整洁,那就需要大家的自觉行为,不要为这个国家的脸上抹黑。有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暴力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是谁又曾想过在那暴力之前城管所动嘴皮子都要说破了,但无证摊贩们的不为所动,顽固扎根有多么的让人伤心。谁又曾知道当我们在深夜熟睡的时候,有多少城管还在外面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总是《城管来了》这一本书中,唤醒了一小部分不理解的人群,让城管人看到小缕的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风雨的城管人总有一天会让那些在整洁、有序的城市中走小巷逛大街的人们想到为他们管理城市的城管人。同时这本书也是在教导大家,有些问题要自己去了解过好才能说出口,不要听信谗言。看问题的角度可以改变一下,这样多于我们了解事实是有更好的帮助,而不是死转牛角尖。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