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冲锋车》观后感(一)

  写过那么多优秀作品的编剧改行当导演了,实在是不敢让人有太多期待,不过还好《冲锋车》没有让人失望,编剧还是那个编剧,导演也是这个编剧变的,电影吗?保持了《画壁》等作品的水准,不高也不低,正合适。

  本片是有史以来对白最多的**片之一,从没看过有哪部香港**片会有如此密集的对白和旁白,套用一句俗语,真是“啰嗦他妈夸啰嗦,真是好啰嗦。”电影的前四十分钟就是不停的啰啰嗦嗦、鬼吼鬼叫,演员都像“大声公”上身,不停地嘶吼,光“当兄弟是个屁啊”这一句台词就差不多重复了几十次。

  不过刘浩良毕竟是编剧出身,十分注重影片节奏的变化,当“当兄弟是个屁啊”听的让人心烦意乱之时,古巨基终于登场了,整个影片的节奏一下就舒缓了下来,爷们间互相嘶吼阳刚之气一下子就细腻了起来。基仔带着大段的旁白登场了,不,是大段大段的旁白,他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把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了个通透,顺带着把影片里出场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事无巨细的描述了一遍。他的作用几乎就是像一只导盲犬一样带领着“茫然的”观众把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都彻彻底底的看了个遍,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如果说啰嗦不算是缺点的话,《冲锋车》还是有点惊喜之处的,两拨悍匪遭遇的几场戏就tōupāi的十分精彩,只可惜太短。

  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扯,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真是蠢爆了”,但还挺出彩的,四颗保龄球端掉手拿AK的悍匪,这点子超棒,就像这电影的简介一样吸引人。

  一个警察,两拨悍匪,假警察惩恶扬善,干掉了另一波假警察,多好的故事啊!可惜tōupāi的罗里吧嗦,导演生怕观众们看不懂,说来说去,说没了悬念,说没了惊喜,到头来还得给你讲个打道理,实在让人烦恼!

  十几分钟的好戏,却兑了八十多分钟的水分!你说这样的电影到底值不值得花钱去看?

  警察、神探、悍匪、*战、惩恶扬善、黑色幽默、神婆、失踪**、黑金、小巴、人贩子,一个点子把这些都穿进去,多好的故事啊!小巴改警车,抢劫变见义勇为,绝妙的创意!任达华、吴镇宇、郑浩南、谭耀文,阵容强大!电影tōupāi成现在的样子,想必导演也应该挺不好意思的吧!

  整部电影始终沉浸在一种低智商的氛围之中,生怕观众智商不够就只能把电影tōupāi的无趣之极。也许是对观众是欣赏水平没有信心吧,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画壁》会tōupāi的那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说《冲锋车》是tōupāi给座位看到可能不太合适,但这电影确实适合快进着看,要不就是睡一会儿看一会儿。剪成个短片到是挺好的,绝对5星推荐。

  见面会现场,导演急迫的想听到观众们对影片的意见,可惜有点儿冷场。想找点儿优点,说点儿客气话,终觉得太假。借用电影里的台词,只能说“你当电影是个屁”啊!

  “龟苓膏里没有龟,奶茶里面没有奶,坏人不坏,编剧**电影,真是奇怪!”

  电影《冲锋车》观后感(二)

  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影评人,也不是沉浸在充满华人电影的香港长大,更不是那些投身在电影电视娱乐圈多年的媒体人。我只是一个喜爱看电影的人类。正因为这样,我更想用我那没被那些什么研究电影所用的专用名词所污染的单纯味蕾来品尝我所看的每一部电影。

  我只是一个喜爱看电影的人类。我先不想说被封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有多辉煌、灿烂,更不想数身为华语电影先驱者的香港电影界目前有多少部害群之马的烂片。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烂中当然也有烂中手。这些已被大部分专业影评人所赞赏或痛斥的内容都不会在我的电影观后感里出现。

  我看电影很简单,主要是看当时的心情。谈恋爱时想与另一半看腻死人不偿命的烂漫电影;和家人一起看时就想看主打情亲路线让你感动不已抑或是让你爆笑不停的电影;和朋友一起看时就想看让你内心澎湃不停、爆炸不断的英雄系列电影。

  等等!都说是看心情了。心情,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像天气那样变幻莫测啊!

  好的。对一个单纯喜爱看电影的人类来说,我会简单的以演员阵容来决定我的心情。我不会看谁是导演,因为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再说,我不是专业研究员。我根本记不住什么导演拍过什么电影后又得了什么奖。至于故事内容嘛!老实说,故事大纲这种东西我总觉得看看就好,不看更好。它的确会让你对某些电影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所以都略过。买票时只想知道我买的电影是谁演,还有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片?还是爱情片?仅如此。

  先谈谈我前几日看的《冲锋车》吧!开门见山说,我是看在吴镇宇和任达华这两位的份上才买票的。心里断定,这两位最佳男主角应该会让我值回票价的。我对此深信不已……

  电影一开始,镜头就锁定了漫天飞舞的“小强”。别看轻这一只只的小蟑螂,它们可是贯彻着整部电影,一直演到最后。请你别试着去了解这些“小强”,因为会让你摸不着头脑。有影评人说它们的出现是在隐喻着香港的某一面。为什么别试着去了解“小强”?因为养虫人黄子华的戏份被删你们也不会知道原因是什么。

  镜头转向吴镇宇。吴镇宇所饰演的“发哥”因为干了大案,为讲兄弟义气而寂寞的在马来西亚的一所监狱里“蹲”了十六年。到底是犯了什么罪需要受十六年的牢狱之苦啊!是抢劫?强奸?还是杀人?放火?你千万别试着和我说这一点也不重要。一个坐了十六年牢的罪犯一步步让你见证他如何同他的兄弟救女孩、救女人、救兄弟和救警察。如果他之前是因为抢劫强奸无数人兼杀人不眨眼的坏人,那他之后救人的举动也会让人觉得荒谬。不是说浪子不能回头,但也别夸张得让浪子一夜变赤子,我会消化不良。

  再看看古巨基“徐安良”角色。个人觉得以他在找警帽而发现有人改装警车、冒充警车这一幕太不可思议了。很多影评人把他比喻为福尔摩斯夏洛克福尔摩斯,这简直是太低估他了。“徐安良”这角色简直是超越了夏洛克福尔摩斯。单凭他那CCTV眼就能从看见总共有多少个警车零件被偷走,从地上的痕迹,就能断定有A、B、C、D四个犯人。更神的是,他还能清楚知道A、B、C、D各个犯人的性格特质。这一幕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以他这种天赋真不该只是当**啊!所以说他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真是委屈他了。至少应该在戏中*林弹雨时会跳出来演一回啊!但导演**了大家的期待。

  任达华,在戏里头除了是犯人,也是父亲。父亲这身份让他对小女孩有为人父母者的怜悯之心而奋不顾身地救出小女孩;郑浩南,这一拥有重度近视的犯人,营救人时还不忘安抚差点被强奸的女人;谭耀文,这时常要拿湿纸巾出来东擦擦、西擦擦然后随手丢弃纸巾的人剖尸取钱——这一切的一切都还可以接受。但是,与他们想出同样犯案点子的对方,发现谭耀文又没马上把他给杀了,还听他聊他的感情生活这一幕真的让我感到无言。这一群拥有AK47(有常看港剧的**概都知道这是一种威力很强大的**)的犯人冲动兼开*如吃饭般毫不犹豫地人是因为八卦别人的感情生活而忘了开*吗?这只能留给观众慢慢思考了。

  导演努力将电影情节弄得紧凑,让观众在思考吴镇宇一群人会不会去救出谭耀文而闹意见时,让你看看谭耀文在另一边厢如何与对方恶人交心,再让你看看古巨基和大半夜在突然出现的白发老太婆的**感情故事,试图让你感受各个主角的内心想法。

  可惜的是,电影播到这一段的确让人紧张不起来。你好像大概可以猜到接下来的发展。一切就像电影一开始就让你知道你即将会看到两辆假警车相遇,然后大家都“撞点子”那样。吴镇宇会去救谭耀文,因为一个可以为兄弟而做十六年牢的人不会一夜之间变无情。谭耀文让对方恶人杀他也不可能会发生,因为对方恶人一开始就觉得他被自己女人出卖很可怜。古巨基在和白发老太婆演完亲情戏后一定也会去抓坏人,因为不可能就这样演亲情戏到最后。

  所有的理所当然都太理所当然了。

  结局更绝,让你看一看一四个保龄球来解决坏人那辆假警车的这一幕,真让人看了目瞪口呆。除了夸张、虚幻外,我好想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词了。导演在这幕用了许多特效,演员也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来演好这一幕。特效镜头略显粗糙,但看在主角的卖力演出也就照单全收了。

  导演用心良苦拍了那么多,只想要带出一个重点——“做什么事和穿什么衣服是没关联的”。电影中的角色一直碎碎念强调这一点——“不管内裤穿在外面还是里面,超人就是超人”,还有“不管是湿的干纸巾还是干的湿纸巾,能擦得都是好纸巾”等。这是电影所要带出的讯息,亦是其价值。好人未必好,坏人未必坏。故事表达了每个人身上的英雄主义可能在你内心的一个小角落正在发芽。穿什么衣服只是外在的并不重要,只要你有内心善良、明亮,你就可能成为英雄。

  初试啼声的导演刘浩良将自己这部电影归类为怪怪的**片。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