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文/赵晓翠

  读吴忠豪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始终感觉很亲切,很受用。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12个研究课例真实记录了团队研讨、打磨课堂的全过程,呈现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书中把这些问题大致分成了四类:一、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二、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三、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四、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从这四个问题的表述来看,其中有三个都提到了“目标”二字,可见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最应该思考的是教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教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只有方向对了,我们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便是南辕北辙,徒劳无功。那么再看第一个问题:阅读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就明确告诉我们要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课文”,让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我们拿到教材,看到的一篇篇课文只是载体、是例子,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语文课程性质。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细心解读,就会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因此教语文我们最终要教会学生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便是教语文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围绕“教语文”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读了这本书,从理论认识上说,我们很容易接受“用课文来教语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还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过程中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学完一篇课文,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我们的课堂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教课文”的泥沼。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教语文呢?我想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习得了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说是在“教语文”。 因此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难的不是理念的更新,而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操作。

  吴教授讲到:语文课首先要研究“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但在实践操作中又是我们最困惑的问题。拿到一篇课文,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往往是迷茫的,因不知从何入手而避重就轻。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在制定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显得盲目草率,选择的内容多而杂乱,目标不具体,表述模模糊糊,重点不突出,学生是否能掌握没有校测也无法检测。因此第一步就稀里糊涂的,没弄明白教什么,可想接下来的怎么教自然也会偏离航向。究竟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在书中吴忠豪老师告诉我们有三个依据:一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三是文本。这三个依据就给了我们具体操作的方向。这三个依据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在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内容。

  选入我们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经典,如果单纯地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以及文本背后隐藏的作者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这些都可以教,那么如何取舍就是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素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要深入分析学情,学生处于哪个年级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已具备的学习能力,从文本中最需要学的是什么,这些都是要仔细琢磨的问题。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课文,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词语,也可以教学生认识文章的段落结构,还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作文等等。执教老师在第一稿设计中确定的重点偏重于总分段落架构的理解和仿写。后来经团队成员的研讨,认为段落结构认识特别是仿写对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高,而这篇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特别多,三年级学生又正处于语言增长关键期,丰富扩大学生词汇量,是中年级段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基于此,就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段话”,重点定在课文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这样目标明确了,重点有了,再去研究怎么教,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点就不会盲目而随意了。

  又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这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发现有很多训练点,如字词的理解、语言的训练、情感价值的取向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低年段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依然是字词的掌握,而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把重点定在识字教学和朗读指导方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在写法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通过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品格,以景抒情,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果不关注学情,我们很容易把学习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为重点。但在团队研讨中发现,这一点在三年级以教过,学生已很熟悉,再加上这些描写不具有鲜明特色,因此教学价值不大,最终决定删去。在这一次研讨中,唐懋龙老师的一段论述让我感触颇深。他说:“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这是所有写人文章都有的共性的东西,并不是这篇课文独有的,况且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对话描写、动作描写都已经很熟悉了,重复训练的意义不大。这篇课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叙述过程中多次穿插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又从侧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烘托了人物品质,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不多见,将这样的语文知识开发成语文技能训练点,对学生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景物描写’是这篇课文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唐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对学生学情的全面分析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文本内在的教学价值,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取舍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以上案例研究都在告诉我们,科学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要牢记吴教授所讲的“三个依据”,立足文本,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年段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学情,始终坚守“教语文”这一理念,准确取舍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锁定重点,由此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锻炼,有所提升。

  另外,教学目标的表述也要力求准确。刘茂亮在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第一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这样表述: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团队老师点评说:“ ‘学会’、‘了解’都是一些模糊的表述,怎样算学会了,了解了?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均不清楚,这样的表述实际上虚化了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咯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读到此,顿时豁然开朗。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回想平时我们的教学设计,又用了多少这样模糊而无意义的表述,对此我们还全然不知,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内心认识是模糊的、混沌的。我们缺少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读着吴教授的这本书,很充实,它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虽是一字之差,但真正的改变是漫长又艰辛的一段历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愿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以敬畏之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学生、面对教学,我愿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完成蜕变。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