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读后感500字(一)

  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光芒,为他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这便是我们对你的全部请托。--《偷影子的人》

  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有不离不弃的友情,有清新浪漫的爱情,更有感人至深的亲情,让我们笑中带泪含泪成长。一个总被班里其他同学欺负的小男孩因为有了一个特殊功能,能偷走别人的影子,读懂别人心里的话,听到别人心里不愿说出的话,而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点亮生命的光芒。

  这部小说中的友情、亲情和爱情都很令我感动,无论是被鼓励后勇敢追梦的吕克,还是关心儿子体贴儿子的母亲,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而主人公与克蕾尔之间纯真的爱情,更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真谛。尽管曾经经历过各种的苦难,但最终我们都会收获幸福的。这就是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最大感触。我们都应相信未来,充满希望。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500字(二)

  为了延长阅读的感动,我又重温了一遍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这本书,让自己沉浸在故事氛围里。作者以魔幻的笔触贯穿全文,娓娓述说着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在这炎炎夏日,她如阵阵微风泛起心海一圈圈涟漪,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

  她那震撼着每个读者的魔幻之处在于她赋予主人翁一项特异功能--他能“偷走别人的影子”。“偷”来的影子会向他述说主人的想法、希望和痛苦,因此他能看见人们的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于是,他开始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做他们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了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多么神奇的能力啊!身为教师的我特别羡慕他可以拥有与影子对话的能力,能够听见影子主人内心的声音,从而帮助影子主人缓解痛苦,抚平忧伤,带来希望。如果我拥有如此的能力,我就能够“偷”走孩子们的影子,倾听影子们的声音,不仅能够在教学及管理上做得更好,而且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孩子们。

  书中的三个故事引发我的深思。主人翁--一个总是受班里同学马格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在一次不禁意间偷走了自己讨厌的敌人马格的影子。透过影子,小男孩看到了马格与爸爸一起去打猎的情景。马格爸爸要马格替他赶出猎物好让他射杀,为了阻止这场屠杀,马格故意让小动物们逃走。爸爸责怪马格一无是处,只会赶出低劣的猎物。小男孩不再羡慕敌人的高大,而是感觉到一股深沉的悲伤。在看到马格一家用餐的情景--没有餐桌上的聊天,没有“今天过得如何”的温暖家常,父母甚至完全不在乎他有没有写功课--小男孩明白了那股突然的心酸所为何来,他是为马格、为笼罩在马格家的冷漠而难过。在现实班级里,不乏马格这种爱欺负同学的孩子,也有以各种方式坏规矩制造各种状况的。这些孩子久之会被归为问题学生,我们通常会就着他们犯的错误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错误的本身,进行悔过,并承诺不再犯错。但有多少人能够去深究并理解孩子们犯错的缘由,从根源处去引导、感化与教育?

  吕克--主人翁不离不弃的好朋友--从小就憧憬着当一名医生。但却继承了家里的面包店,起早摸黑日复一日地制作面包。(www.lz13.cn)然而吕克的影子却出卖了看似幸福开心的主人,向主人翁透露真相:吕克作为长子,为了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放弃了没有勇气继续追逐的梦想。影子请求帮助主人改变人生。主人翁代替好友向其父亲说了这个他一直以来没有勇气说出来的梦想。吕克最终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得到了去追逐与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作为大人的我们努力地过着自己的人生,但有多少人真正过着自己梦想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让自己激情澎湃的年轻时的梦想?为了孩子们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一切还来得及,当他们喜爱某样事物时永远都不会嫌晚,帮助他们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

  主人翁孩童时期唯一的大人朋友--伊凡--是学校的警卫,也是他倾吐过心声的朋友。当伊凡问道:“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你热爱并且最喜欢去做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小男孩回答:“驯服黑夜。”伊凡没有嘲笑他,还表示这个想法很有趣。小孩子们会有很多奇思异想,有些梦想会不着边际,大人们通常都会一笑置之,而这可能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甚至剥夺了这个小小梦想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孩子对大人产生了不信任感,觉得当他们真心跟我们说正经事时,我们从来都不会相信。即使他们很想分享秘密,犹豫着该不该把自己的想法或际遇告诉父母老师,但他们已经想象到父母老师们的反应。也许正是对伊凡的这份信任感,当他好想找个大人倾诉减轻一些负担的时候,他选择向伊凡倾吐父亲离家的痛楚。

  大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脆弱的。有的自尊心过强,有的产生劣等感,有的无安全感,他们需要关怀,需要理解,需要信任,需要鼓励。而在如今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家长与教师们渐渐地偏重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建设与人格塑造。面对那些不好好学习,不断犯错,制造麻烦的孩子,我们是否想过是因为一次否定,人们冷漠的态度,或是家庭的不美满导致了孩子以另一种方式来寻求关注?我们又是否冷对过孩子的真心,笑对过他们天真的梦想?我们是否从未试着站在那个年龄的立场上去理解并给予信任?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看不见的远远比看得见的多?我们是否真正聆听过孩子内心的声音?

  带着阅读时的这份触动,我愿意尝试与孩子们的影子对话,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做他们愿意信任的朋友,帮助他们成为应该成为的人。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