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论真理读后感(一)

  对于培根,很早便闻其名,也大概读过他的一些名言。而这一次是真正的接触了他所写的文章---------《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共收录了培根58篇完整的文章。我觉得对于这本书,不能单用“读”的方式去品位,而应用“品”和“悟”这两种由眼睛到思想最后转到心里的方式去体会,因为书中所有的道理都是培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的,都是培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感悟而得,贯彻着他灵魂深处对真理执着追求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作者对话的效果。其实我觉得读通这本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培根感悟的基础上,加以自己对此的看法,甚至是不同的见解;这也该是培根所期望的吧?

  在这五十八篇文章中,带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论伪装与掩饰》。在我眼里,这篇文章写的很有趣。“伪装”和“掩饰”其实应该算是贬义词。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使用这种技巧的人也是数不胜数,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想要生活在繁华世间基本原则,几乎每个人都要带着这两层**。“伪装”顾名思义就是假装的意思,而“掩饰”的意思是:想要伪装。这两个被人所唾弃,鄙夷的词。在培根笔下却没有就它们的坏处大批一通,而是十分客观的就他们的好坏做了理性的批判。

  文章中这句话,我印象很深“最完美的人品素质需谦虚坦荡诚实的名声,守口如瓶的习惯,适当的掩饰技巧,以及在迫不得已时才使用的伪装能力”。对于这句话,我很赞同,在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城府太深的人会被人孤立,太过于天真的人会被人算计。像伪装,掩饰一类的技巧在为人处事中,常被人使用,但很少有人善用。只有慎重,适时的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双赢:在不伤害到别人的基础上,保护自己。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正如同培根索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从培根比重,看到的是对真理的透彻理解,希望这份透彻的理解也能尽早落在我的心中。


  培根随笔论真理读后感(二)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且时刻告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在这五十八篇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出各有各蕴涵的深远意义,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的人。而培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随笔展现了他的文采,展现了他的人格,也展现了他的论点。我们可以将这本书读多几遍,必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培根随笔论真理读后感(三)

  “什么是真理?”(www.lz13.cn)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枷锁。问题的答案连最伟大的哲学家都百思不得。文章开头就提到,彼拉多当年提这个问题时,是不指望得到答案的。

  与真理相对立的,诡言、人们的种种幻想反而为人所接受。明显的褒贬中,人们却宁愿追求幻想。也许真理总是不尽人意,致使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回避,而幻想却是美好的,尽管它不真实,但它却能带给人快乐,尽管极为短暂。在大千世界里,人总是渺小的,人的心灵更是脆弱的,生活总是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如果有人这时还坚持真理,那就等于自戴枷锁。 在对真理的褒贬声中,培根给真理下了一个定义:真理既是衡量谬误的尺度,又是衡量自身的尺度。幻想是感性思维的产物,而真理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晶。虽说没有人能保持永久的理性,但真理就是最好的控制感性思维的**。尽管人世**,但只要人接触到真理,还是不能不被真理所征服。 对真理的探索,人类从古至今从未有停止过。当代的中国就曾经掀起过一股探寻真理的狂潮。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开启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中国式的探索让**对真理有了更高的认识,也给**在探索真理道路中亮起了一盏指路灯。

  培根在谈到实践中的真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伪善正如**,也许可以骗取到货物,但它毕竟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欺诈的行为像蛇,它无法用足站立,而只能靠肚皮爬行。诚实是一种美德,美德也是一种真理。而可耻的虚伪与背叛,必将受到真理的严肃审判。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