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一)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二年级三个班的老师和同学在学校阶梯教室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一个也不能少》。

  电影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里有个水泉小学,小学里只有28个孩子,课桌、椅子都破烂得不成样子,但孩子们的脸蛋是红扑扑的。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姓高,同学们都叫他高老师。一天,高老师的母亲病危,所以不得不回家探望,村长找了一个代课老师叫魏敏芝,并吩咐她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一天,一个叫张慧科的同学去城里打工了,魏老师凑钱买票但钱不够,不得不去混车,结果半路被识破推下车,她走呀走……一路上买纸写寻人启事,风餐露宿,最令我感动的是魏老师在电视台前那一遍遍地问:“你是台长吗?”然后她在电视台发出了呼喊:张慧科,你快回来!我找你三天了……那抽泣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回荡。因为魏老师的愿望只有一个:全班二十八,一个都不能少。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慧科找到了,大家还给小山村捐了许多物资,渐渐地学校的条件也变好了。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我们的学习条件这么好,与那个破烂不堪的水泉小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还不努力学习,那就太不好意思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很深。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贫困山区的小学老师因为要回乡一个月,所以叫村长找一个代课老师:年仅13岁的魏敏芝,并答应给她50块,嘱付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因为其中一个学生跑得快,所以要到县里去上学,魏敏芝硬是不给人,可能我们大家会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不仅能为那个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更能为这所学校争光。而魏敏芝却不答应。这是一份执着,这是一份坚持不懈的诺言,这更是一份重如泰山的责任心。

  可没有多久,另外一位同学辍学了,经家访才知道那位同学张慧科到城里打工了,于是另外的一份坚持和力量推动她去城里找张慧科,魏敏芝先是传到小广播里去,再用身上仅有的几块钱买笔和纸写寻人启事,然后竟在电视台等了一天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见到了台长,找到了她的学生。最后有更多的一些人捐助了水泉小学许多钱和学习用品。故事圆满的结束了。

  这部电影不是简简单单的透露出师生的情感,而是告诉我们要多多关注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而水泉小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希望工程能弥补的只是表面,而不是所有,世上要我们关注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太多了!据资料显示:中国有13亿人口,而农村中的人就占有8亿,上不起学,辍学的儿童数目很大。让我们关注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吧,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资助!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三)

  上个星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使我深受感动,是因为女主人公魏老师执着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性格,使我感动了。 这部电影讲了在一个乡村小学一位小学才毕业的12岁**魏敏芝成了乡村小学代课老师。因为教书的高老师的妈妈病了,她要回家探亲,所以只好请代课老师,在高老师临走之前,就对魏老师说:"敏芝,你要记住,这些孩子都很调皮,一个都不能少,你要看好他们,我会尽快赶回来的!”魏老师之所以会答应,是因为魏老师想得到那60元钱。看到这,我就有点讨厌魏老师了,因为她只想到钱,根本就没有顾及到那些她将要管的孩子们。当然我只是从一方面的角度看,如果从另一方面的角度看的话,可能是因为他们那边的条件没有我们现在生活的好。(www.lz13.cn)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有的,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祖国。可是没过多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就被他的妈妈叫到城市里去打工,魏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急的团团转,她知道高老师临走前嘱咐过说:“班里的人,一个都不能少。”于是,魏老师就去城里寻找张慧科。她通过了许多方式去寻找张慧科,比如说:写寻人启事,问路人许许多多,最后他通过台长,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我为这部电影喝彩,不仅仅是因为魏老师执着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性格,还因为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但是他们仍然好好读书。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