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读后感(一)

  《不相信》这篇文章写了龙应台20年前的相信与不相信,现在的相信不相信,形成了对比。以前她相信爱国、历史、文明的力量、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和海枯石烂的永恒,可是现在一件件变成了不相信。以前相信的现在有些还是值得相信。以前不相信的性格决定命运、色即是空、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都相信了。

  我在读这篇散文的时候,总觉得作者有那么丝丝的无奈,缕缕的感伤。是啊,原来的童真美好,随着对社会人性的认识,逐渐被消磨了,变得现实。小学时候我也曾经相信成绩不代表什么,成绩的多少也是无所谓。但是上了初中,我觉得我在乎成绩了,虽然没有夸张到考不好就要死要活的,但是现在我也会为成绩伤心了,不过我觉得这个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转变是好的,让我有了上进的心。小时候不相信世界上有坏人,认为所有人在心里都存在那一片善良的土地,但是现在我相信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熔炉,在这个熔炉中还能守护着自己的那片土地的人只有被提炼出来的精华和废弃的残渣。

  我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玩耍在树下的孩子了。已经到了选择相信与否的时候了。


龙应台读后感(二)

  很喜欢带本书去旅行,觉得在看风景的途中,有书香相伴,是最惬意不过的事。这次,我带上了龙应台的《目送》,这是我在学校“西马之声”微信平台上力荐的一本书,也是我今年寒假布置学生阅读的一本书,也是曾经令我很震撼的一本书。

  我不喜欢用电子书,觉得毫无纸质的细腻和油墨清香,所以在不算多的随身行囊中,这本厚重的有着深浅不一的绿色封面的《目送》就一路伴随了我,倒也为行李增添了不少的分量。

  如果有心看书,旅游的途中闲暇时间倒是真的很多。在大厅检票前的候机时,在游玩项目漫长的排队中,在儿、侄极限娱乐的等待里……都留下了我阅读的身影。忽然间,我觉得我不该带上这本书,它似乎太沉重了些。书的代序《你来看此花时》就把人带入了略带悲伤的氛围:“她幽幽地说话了:‘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地交给你吧。’她把盒子放在我手心,然后用两只手,一上一下含着我的手,眼睛却望向灰淡的窗外,不再说话。”“““”“““““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代序中已经明确表示这是龙应台一人独走人生路,一人独看路边风景,却心系亲情,思考生命,但没有明确答案,只是记录了“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我断断续续却又在几日中一气呵成了读完了这本书,宛如跟随了龙应台在她的生命里体验了一番。我看着她目送父亲决然离世,最终终能“少小离家辞世回”,“魂归”故里;我陪着她无奈却温柔地面对母**渐衰老,最终终连最爱的女儿“小晶”也不认识,成了“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想要‘回家’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我目睹她柔情满怀呵护的儿子华安终于长成棱角分明的青年,却最终留给母亲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一扇禁闭的心门……我跟着她经历了一个人的寂寞,遇到了回乡探亲的老人,参与了父亲的同学会……龙应台的人生太沉重,她的情感太细腻,她的感受太强烈……

  有好几次,我恍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是在1949年她父母南下的路上?还是在她行色匆匆的来回的飞机上?还是在她父亲魂归的故里?还是在暖和的、繁花似锦的旅游胜地海南?有时,我觉得周围的嘈杂都离我而去,我的心沉进一个幽邃的情感漩涡不能自拔;有时我又不自禁地想要逃离出来,周围的喧闹是那么富有人世味,它拯救了我渴望慰藉的心灵。我的心就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穿梭、浮沉,体会了情感百味,看遍了人间百态。

  我在书中体味了集女儿、母亲、普通人、大学教授多种身份于一身的龙应台的各种情感体验,我悲伤着她的悲伤,快乐着她的快乐,却在字里行间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到中年的女儿、母亲、普通人、中学教师的人生,是那么真实,真实到深入我的骨髓;是那么沉重,沉重到令我喘不过气来。

  忽然间,我明白了,在人生的前行道上,我虽然渴望轻装上阵,笑看路边灿烂风景,但我却永远得负重前行,亲情、人情永远如最坚韧的冰蚕丝捆缚住了我,像最沉重的泰山压在我肩上,让我辛苦,却也不忍也无法舍弃。

  我释然了,负重前行才是人生的常态,正如我这次带着厚厚的《目送》观赏着海南的美景。

  《目送》封面深浅不一的绿色,是否也意味着人生既有希望,也充满厚重和沧桑呢?

  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在归程的飞机上,我随意翻了一下,发现封底的话诠释得再好不过了:“《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深邃,忧伤,美丽”,这是“负重前行”的人生,也是最真实的生命状态吧。


龙应台读后感(三)

  刚读完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款款深情;再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觉得这似乎才和我印象中的龙应台比较吻合,一个**的自由思想者和现实观察批判者的结合。

  相比《孩子你慢慢来》的那种娓娓道来,那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安德烈已经长大,已成长为一个具有自由意志和渐进**的大男孩了。2050,两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各有不同:一个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一个是八分认真,两分知性怀疑。这就是成长路上的异同,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说她得先放空自己,从头学习。而安德烈也在序言中呼应到,谢谢他的MM给了他这个“份”,和她连接的“份”,因为从一开始**俩都保持了一种平等的心态,所以读完此书觉得**俩的这“份”连接的还不错。

  此书给我较深刻的印象依然是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那种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氛围,观点可以向左,立场也有不同,但首先得有一种平等之心。所以他们之间是无所不谈,包括国家、信仰、自由、文化及对身边普通人,生活环境,家务琐事,兴趣爱好探讨等,比如关于民族主义,一场足球比赛,你该为哪个队加油呢?你自己的国家,或者就仅仅是你自己喜欢的球星、球队,无关乎其它。包括我和我们父辈在内这一代人,至今仍然深受着爱国主义教育之影响,这当然也不算什么坏事,但是当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我们的思想中泛滥的时候,这是否也会让我们失去某种理智的辨别?而成为伤害无辜的冷漠或不思进取后的一种狡辩,这已经越来越是个问题。这里的龙应台谈到了一种“耻感”,当我们把对弱势群体的冷漠视为正常,这是羞耻;当我们满口脏话,还假惺惺的仁义道德,这是羞耻;依国家的名义对外进行掠夺,征伐,这依然是耻。也还有一种我个人特别讨厌的耻,就是明明具有劳动能力,却在各大城市的车站,广场乞讨,并且带着自己还少不更事的小孩,一步一叩首,小小年纪就让他站不起来,这也是羞耻。好吧,如此说,似乎又矛盾了,因为“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想必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的阵痛,每个人的成长及个性塑造也都会刻下时代及家庭等周遭环境的烙印。犹如贫穷和苦难从来也不值得炫耀,成功也未必非得经历失败,对于龙应台:“贫穷使得我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但是却加深了我对于弱者的理解和同情。威权统治也许减低了我的个人创造力,但是却磨细了我对权力本质的认识而使得我对于自由的信仰更加坚定,可能也使我更加勇敢,因为我知道失去自由意味着什么”。也如她引用席慕容所说:“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没有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

  纵观全书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家书及一些读者的来信,这是一场认识与发现,自由与信任的对话。两人生活时代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亦不同,包括年龄的差异,造就了两人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不同,亦反映了其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曾初略翻过《曾国藩家书》,感受到了曾国藩那种“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不为圣贤,即为**”的严明律己精神和对儿孙们的谆谆教诲,再到龙应台

分页:123